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>文博动态
杭州工美馆大展将启!
来源:晋宁郑和纪念馆  时间:2025-02-03 15:21:57.0

无需远行,就能在杭州感受四川甘孜的文化风情?没错,横断山脉的风即将吹到杭州。

“横断秘境·四川甘孜文化展”将于6月7日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开展。跨越山海,跨越时间,揭开横断高原神秘的面纱,品味喧嚣过后涤尘净洗的另一番人间至味。这也是继去年“钱塘匠心·杭州工艺美术甘孜展”之后,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(中国刀剪剑、扇、伞博物馆)与甘孜州民族博物馆的再一次合作,更是烟雨江南与雪域高原的又一次双向奔赴。

展览概况

北纬30°,青藏高原东南缘。这里,山势由南向北,河谷纵横切割,阻隔东西交通,一切都神秘莫测。一百多年前,清末秀才黄懋材将这里命名为横断山,这一名称延用至今。随之而来的是西方探险家,深藏于横断山脉的种种,随着探险家的脚步竞相绽放。上世纪30年代,星火燎原,革命火种播撒于此,紧跟新中国成立的步伐,1950年全国第一个地专级民族区域自治政权在这里建立。

这里是甘孜藏族自治州。今天,这里呈现出来的是自然之美:是奔腾的江河、茂密的森林、雄奇的雪山、温柔的海子、静谧的星空;是历史人文之美:是古朴的手造、多彩的民俗、斑斓的服饰、虔诚的信仰……

展览从甘孜人赖以栖居的建筑入手,讲述“家”的朴素温暖,展现手工艺的精巧创造,层层递进,一幅生动的甘孜风情画卷徐徐展开。

展厅效果图

壹   高原栖居

甘孜州境内江河支流纵横,民族文化交融并存,而又独具特性,最为直观的体现是在建筑上。早在新石器时代,这里就有了古人累石而居的痕迹。如今,我们看到的村落,依山势而建,选择平坦宽大的台地建其根基。每一幢建筑都包含了村庄所处的地理环境、日照、风向等元素。甚至,还有与房屋相关的故事,这些都是人们赋予它的温度。

展厅效果图

丹巴县中路民居建筑模型

甘孜州民族博物馆 藏

炉霍县崩科民居建筑模型

甘孜州民族博物馆 藏

贰   高原烟火

在高原上,农区的人们搭建固定的房子——土木崩科,牧区的牧民逐水草而居,会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搭建临时的居所——牛毛帐篷,都是“家”的具像。而所谓的家,并不仅仅是一幢房子、几间屋子的构成。它充满了象征意味:可能是温暖的火塘,可能是可口的食物,可能是土制或木制的锅碗瓢盆,也可能是针脚细密的绣品。在这些粗犷、质朴的“家”的组成元素当中,流淌着人们朴素的审美情趣,充满了善于利用自然之物的智慧。

展厅效果图

秦汉嵌铜泡黑陶双耳罐

甘孜州民族博物馆 藏

新石器时代牛头饰双耳罐

甘孜州民族博物馆 藏

清代金质嵌珠领花

甘孜州民族博物馆 藏

民国银手镯

甘孜州民族博物馆 藏

叁   雪域匠心

氧气稀缺、气候寒冷,越是恶劣的环境,越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力。锤炼、錾刻、绘画、雕琢、打磨,这些无形的手艺,附着于有形的金属、纸张、泥土、石头上面,成就了一幅幅墨宝丹青,一件件精工雕刻。在这片土地上,对于传统的认知和热爱,给古老的技艺提供了生存的土壤,它们的存在不仅仅是传统手工技艺的典范,还承载和延续了中国历史文化厚重的过往。

展厅效果图

清代银质嵌珠打火镰

甘孜州民族博物馆 藏

清代银质镏金嵌珠茶壶

甘孜州民族博物馆 藏

清代铜质镏金手提式三龙戏珠香炉

甘孜州民族博物馆 藏

现代藏族药泥面具

甘孜藏族自治州手工艺协会提供

肆   “守”艺新生

时间流动,技艺流传。

如今,甘孜州各县的各类传统技艺已不再只是挂在历史长河中的闪光点,而已经转化为了具有全球化影响力的商品。这些商品不仅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同时也具备了强烈的现代感,表现出深深的民族韵味和地方特色,是地方文化的创新与进化。它们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藏族文化的魅力,也让藏族非遗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新的生机。

展厅效果图

展览名称

横断秘境——四川甘孜文化展

展览时间

2024.06.07-2024.09.01

展览地点

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一楼临展厅

(杭州市拱墅区小河路334号)

指导单位

甘孜州人民政府

浙江省文物局

主办单位

甘孜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

杭州市园林文物局

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

浙江省赴四川省甘孜州帮扶工作队

承办单位

甘孜州民族博物馆

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

(中国刀剪剑、扇、伞博物馆)

支持单位

甘孜州文化馆

木雅文化艺术博物馆

甘孜州手工艺协会

文博圈立场

文章转载自:文博圈

0874-7145089
xwwgs57@126.com
宣威市文化艺术中心
www.ynxwwb.com 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 滇ICP备17006613号-1

滇公网安备 53038102530405号